
人工智能专业是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与科大讯飞共同组建的产教融合特色专业。是学校基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和智能经济的发展需求,结合当今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依托科大讯飞作为亚大地区知名人工智能上市企业的自身优势与先进的核心技术、丰富的产业人才培养经验,整合行业资源,共建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移动应用开发等专业。联合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急需的“人工智能+X”应用型产业人才,为中国人工智能国家战路提供人才保障。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核心课程和实验、实训由科大讯飞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授课;建立了人工智能智慧实验室、人工智能认知中心等实验室,配置了AI超脑一体机平台、博思智慧教学平台、 AI大数据平台、图灵私有化AI平台,大学期间采用AI“一站式”人工智能专业教学+实验实训+科研与创新引领平台的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人才培养模式,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输送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项目式培养为主线
● 调研上千家企业岗位需求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及时更新核心教材,课程内容紧贴AI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 企业实战商业项目导入日常教学,学生在校参与企业项目实战,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
● 企业化集中项目实训,强化实践技能、岗位能力,毕业达到讯飞P2级工程师项目经验。
人才培养以就业结果为导向
● 项目经验丰富的科大讯飞专业技术工程师亲自授课,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技术与时俱进。
● 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在校完成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
● 独具特色的素质拓展课程,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和体验项目,围绕“能力提升”、“就业”、“竞赛”三大主题,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AI大数据驱动个性化培养
● “大数据”教学环境,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 充分运用“博思智慧学习平台”、“AI大数据”等AI学习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
● 系统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培训、VIP式量身推荐等就业保障。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精神,具备人工智能系统开发、智能软件设计与开发、前端开发、人工智能产品开发、智能应用系统运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人工智能程序设计(Python)、网页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机器学习与框架应用、智能化系统开发与设计、智能语音与视觉技术应用、智能系统与智能感知综合应用、Python高级编程等。

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下,人工智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国家建设、人民生活的重要部分。智能语音交互、人机协同、人脸识别、图像检索、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通信、交通、金融、医疗、教育、政府服务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020年,人工智能已经被纳入国家新基建的范畴,我们的生活已经被这种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完全渗透,人工智能已经跟我们的生活不可分离。未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将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伴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落地,产业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据工信部调研统计,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比为1:10,到2030年,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达到500万,人工智能人才将供不应求。



我院依托科大讯飞105万家生态链合作企业为毕业生建立了完善的就业资源体系,毕业生可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重庆、成都等城市相关生态合作企业工作。并成立了专业的就业工作小组,专职对接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专业相关的就业合作单位及学生就业服务:
● 系统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培训、VIP式量身推荐等就业保障。
● 通过真实项目导入,打造校内就业实践平台,实现勤工俭学与专业实践完美结合。
● 依托科大讯飞生态链合作企业人才需求,合格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98%以上。
● 毕业生可到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互联网IT行业、各类门户网站、软件企业、科技企业、电商平台、广告传媒企业,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数据处理工程师、图像与视觉处理工程师、自然语音识别处理工程师、AI训练师、人工智能运维工程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Python开发工程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网页设计师、H5网站开发与运营管理等工作。

